免费三级国产在线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_911日韩精品影视_日韩中文在线

  • 
    
  • <pre id="a1tcn"><strike id="a1tcn"><th id="a1tcn"></th></strike></pre>

    <center id="a1tcn"><dl id="a1tcn"></dl></center><dfn id="a1tcn"><mark id="a1tcn"><legend id="a1tcn"></legend></mark></dfn>
  • <address id="a1tcn"><var id="a1tcn"><source id="a1tcn"></source></var></address>

    銳評
    要聞
    視聽
    圖說
    熱線
    部門
    企業(yè)
    商城
    縣域
    讀報
    專題

    您的位置:首頁>部門 > 文旅 >

    “橋”見聊城丨驚龍橋:驚詫了乾隆 驚艷了時光

    來源:聊城晚報  2023-01-03 11:58:49
    A+A-
    分享

    jlq1.jpg

    驚龍橋

      文/圖 本報記者 馬永偉

      千里運河,浩浩蕩蕩。

      山陜會館南側(cè),京杭運河在此回旋彎曲,狀如長龍蜿蜒逶迤,此地亦稱“龍灣”。

      在文軒中學(xué)和“龍灣”之間的這段運河上,有一座石橋古色古香、雄偉遒麗。石橋又名“驚龍橋”,它一邊傾聽著萬千學(xué)子日夜不輟的瑯瑯書聲,一邊見證著煙火升騰、蒸蒸日上的蓬勃人間。

      歲暮天寒,橋下流水淙淙,橋上車水馬龍。時至今日,驚龍橋的故事仍生動豐滿、令人著迷。

      歷史和傳說交匯——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

      驚龍橋之所以得名,和乾隆皇帝有關(guān)。

      據(jù)《聊城縣志》和《南巡盛典》記載,乾隆在位期間曾多次東游和南巡,其間九次路過東昌府,1748年乘龍舟再次經(jīng)過時,在橋下受了驚嚇。

      當(dāng)時乾隆南巡回程,艄公因貪看沿途風(fēng)景一時走神,待船行至龍灣橋頭時急忙轉(zhuǎn)舵。顛簸的龍船使得正在與人下棋的乾隆皇帝離身前傾,差點跪倒。

      乾隆大怒,急問何事。隨從忙跪奏道:“皇上貴為真龍?zhí)熳?,何事不知?只因下棋入迷,一時淡忘而已。東昌府這個地方歷來就不平凡,當(dāng)年圣祖爺在此鬧龍街(即米市街)就遇到過活神仙。剛才您跪天跪地跪師親,說明此地天有靈、地有德、水有韻、河有情。岸上就是龍灣村,何不上岸將息幾日?”

      乾隆聽罷稱是,隨即住進了光岳樓行宮。因為乾隆龍灣橋下受到過驚嚇,后人也稱此橋為“驚龍橋”。

      不過,受到驚嚇的乾隆并不準(zhǔn)備就此罷手。相傳,在驚龍橋受驚后,雖有隨從百般勸解,乾隆一直愁腸郁結(jié)。一日,乾隆走出光岳樓行宮,憑欄眺望,欲乘酒興,吟詩作賦。

      東南方向,古木參天、郁郁蔥蔥,宛如人間仙境,乾隆被深深吸引,便隨口問道:“這是何方勝景?”隨從答道:“這是前朝狀元、當(dāng)今內(nèi)閣學(xué)士兼禮部左侍郎鄧鐘岳的府邸莊園。”

      “鄧鐘岳,就是那個鄧鐘岳。”乾隆自言自語,又像是在對人發(fā)問。善于見風(fēng)使舵的隨從卻聽出了弦外之音。

      康熙六十年鄧鐘岳高中狀元,因?qū)懙靡皇趾米?,得康熙皇帝親筆御批——文章平平,字壓天下。乾隆皇帝自認(rèn)自己書法最佳,卻因一個“字壓天下”而對鄧鐘岳耿耿于懷。

      “難怪皇上在龍灣受驚,原來是這里的風(fēng)水太旺。遠(yuǎn)的不說,這里本是鄧大學(xué)士的宅邸……字壓天下,果然不虛啊。”隨從的一席話讓鄧鐘岳倒了大霉。回京沒幾天,乾隆便以“奏不對稱”的罪名,將鄧鐘岳罷了官。

      鄧鐘岳“興也字壓天下,衰也字壓天下”,飽嘗人間五味,從此再也不讓兒孫涉足官場。他死后,后人依其遺愿將其棺木沉入水下深埋,大抵是隱喻半生的宦海沉浮吧。

    jlq2.jpg

    驚龍橋欄板上的唐詩雕刻

      美景和古詩交融——雕刻在橋上的48首唐詩

      運河西岸的龍灣,早已建成居民區(qū),樓房鱗次櫛比,街區(qū)風(fēng)貌煥然一新。對于生活在運河沿岸的居民來說,驚龍橋和運河的那些過往,就像家長里短一樣,隨手拈起來就能侃侃而談。

      據(jù)聊城市地方史研究會副會長耿振軍介紹,因為乾隆在驚龍橋受驚而無辜受牽連的鄧鐘岳是東昌府鄧樓人,“字壓天下”的他熱心桑梓,在聊城存有大量墨跡,今光岳樓所懸“太平樓閣”匾額就出自他的手筆。

      如今,驚龍橋欄板上的雕刻也常引路人駐足觀看。“這里共有48幅雕刻,橋兩側(cè)每側(cè)有24幅,每一幅雕刻都刻有一首唐詩,并配上精美的插圖。文圖并茂、栩栩如生,看起來很有意思。”耿振軍說。

      “竹塢無塵水檻清,相思迢遞隔重城。秋陰不散霜飛晚,留得枯荷聽雨聲。”李商隱作《宿駱式亭寄懷崔雍崔袞》借物抒情;孟郊作《登科后》,“一日看盡長安花”;虞世南作《詠風(fēng)》,“動枝生亂影,吹花送遠(yuǎn)香”。

      “漫步驚龍橋上,可感受乾隆皇帝橋下受驚時的驚心動魄,也可品讀唐詩經(jīng)典,體會詩人或豪邁昂揚、或婉約細(xì)膩、或愁腸百結(jié)的情感和氣概。”耿振軍感慨地說:“不僅如此,聆聽完驚龍橋的文化故事,還能沿運河兩岸散步健身,賞沿途瑰麗風(fēng)景,實在是人生快事。”

      采訪最后,耿振軍建議對驚龍橋等古城區(qū)的橋梁增設(shè)標(biāo)識標(biāo)牌,同時附上多媒體介紹,“這樣不僅能豐富橋梁的文化內(nèi)涵,還能給慕名而來、穿梭橋上的游客了解橋梁文化提供更多便利條件”。

    【編輯:任玉偉】
    相關(guān)推薦


    網(wǎng)友評論
    關(guān)于我們 | 廣告服務(wù) | 版權(quán)聲明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    聊城新聞網(wǎng) 2006-2023 版權(quán)所有 聊城日報社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(lián)合主辦
   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(wù)許可證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    信息網(wǎng)絡(luò)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    本網(wǎng)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cxw@lcxw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