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苑莘
在英國有一個奇怪的現(xiàn)象:很多有幾百年歷史的民房,內部裝修和現(xiàn)代并無差異,可以滿足現(xiàn)代人的絕大多數(shù)居住需求,但唯獨沒有窗戶或者窗戶很少,帶給人昏暗的感覺。這就得說起英國的一條“奇葩”法律——窗戶稅。
300多年前,英國開征窗戶稅,其邏輯并無不妥,窗戶多意味著房間大,進而代表業(yè)主資產(chǎn)豐饒,多享受當然要多繳稅。但窗戶稅開征后,卻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,深深地改變了英國人的生活。為了少繳稅,他們在建房時選擇少開窗,或者將已有的窗戶封死。少繳了稅款的英國人,付出了其他代價——居住體驗大幅下降。英國醫(yī)生發(fā)現(xiàn),由于窗戶減少、沒有通風,傷寒、結核等傳染病開始蔓延。為了提升民眾健康水平,這項影響了普通群眾民生利益的政策,運行一個半世紀后取消。
窗戶稅的開征和取消,對我們的現(xiàn)代生活同樣有借鑒意義。正如英國人為了少繳稅款,而封死窗戶。當孩子們苦于書山題海,出臺“高中生雙休”制度合情合理。但我們應該預見到,高中生會在巨大的高考競爭中,被學校、家長合力督促“主動”到校自習。當男女青年對婚姻不再重視,閃婚閃離顯著增加,出臺“離婚冷靜期”政策勢在必行,但也應當預見到,隨著好聚好散的成本提高,會有不少夫婦在感情破裂后,“主動”選擇訴訟離婚。
政策的熱議正是政策調整必要性最有力的背書。我國的法律政策調整基于群眾的根本利益,所以筆者不認為“高中生雙休”“離婚冷靜期”之類的決策是錯的,因為這恰恰是我們正視問題,基于群眾的需求進行的嘗試。這些調整很多是在大環(huán)境很難改變的情況下,在極小的操作空間中,對群眾痛點的回應。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,教育評價改革、婚姻家庭輔導等配套措施的同步實施,加之人民群眾的認識改變,“內卷”等問題產(chǎn)生的底層因素最終將得到解決。
真理愈辯愈明,當政策調整引發(fā)社會的熱烈討論,既體現(xiàn)了民眾主動參與政策制定、意見反饋的積極性,又充分證明政策調整的必要性。可以說,這些調整都是社會轉型期必經(jīng)的嘗試,不是終點,而是通往更優(yōu)解的階梯。相信通過不斷摸索、積極變革的政策,我們的政策會在不斷嘗試中,與社會共振,與群眾同頻,成為每一位個體的利益保障。
2025-03-13 10:36:26
2025-03-12 11:08:13
2025-03-12 11:01:55
2025-02-13 10:19:29
2025-01-03 09:12:18
2025-01-03 09:11:38
聊城新聞網(wǎng) 2006-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/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(lián)合主辦
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50202000134號
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編號: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(jīng)營許可證(魯)字第720號
本網(wǎng)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8663509279 舉報郵箱:liufei@lcxw.cn